【科技】“做纯粹的科学家,做有益的学问”
本篇文章986字,读完约2分钟
中气十足的声音,清晰敏锐的构想,扭手的各种分子式和学术理论… … 7月6日,记者采访了出席国际人才和安徽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项目对接会的许靖华院士,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老人总是以旺盛的热情,讲述了自己和科学的各种起源和故事。 眼前朝气蓬勃的老人,几乎不敢相信已经86岁了。
作为华人中世界顶尖的科学家,许靖华曾经担任国际沉积学会主席、国际海洋地质学委员会主席、欧洲地球物理协会第一任会长,并于1984年获得世界学术界最高荣誉twenhofel乌拉斯坦勋章。 但在许靖华眼里,名誉不是科学家的最终追求。 好的科学家为了纯粹地生活,必须真正处理实际的课题,进行对人类有用的&lsquo。 好的科学。 他告诉记者,自己广泛涉猎,研究和著作之所以涉及自然科学、哲学历史、社会人生、东西文化等多个方面,不放弃追求和探索,是为了实践这个理想。
做科学研究,要有质疑的精神,挑战权威。 许靖华说,科学的进步是不断发现前人的错误。 早在1986年,他就在自己的着作中比较达尔文进化论中的一个观点提出疑问,之后在剑桥、芝加哥、苏黎世等地与各国生物学家进行了讨论。 这是因为得到了环游世界的徐大侠的称号。
游历世界各国,广泛接触各种文化思想,许靖华对从中国以前传来的文化情怀有独特的表现。 他说中国以前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精华。 这些优秀的以前流传的文化不仅代表过去的过去,而且连接现在和未来,现代人类社会的价值可以从以前流传的文化精髓中寻找。 在这些方面,中国的特征很大,将来一定有更好的迅速发展。
许院士告诉记者,自己过去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中国、美国和欧洲度过的。 科学生涯达到顶峰时,他想回祖国做点工作。 2004年10月11日,他被录取为南京大学高级讲座教授,开设了《现代科学的快速发展史》公共课,之后被录用为河南大学环境地理学专业的博士课程学生导师。 在这次合肥参会上,许院士希望带来巢湖环境管理和癌症防治等相关技术,造福家乡人民。 据他说,在有生之年,能为祖国做更多,尽力,是责任,也是荣幸。
老家歙县许村,老人也心碎。 1997年,许院士从自己不多的积蓄中拿出1万美元,帮助家乡许村历史博物馆的建设。 之后,不顾高龄,多次回乡探望,期间也为家乡的中学生上课。 他说自己有一个愿望,那就是一百年后能回到家乡,一生流浪的游子,最难忘的是家乡,最好的归宿是叶子落下回去。
标题:【科技】“做纯粹的科学家,做有益的学问”
地址:http://www.greenichiban.com/news/20186.html
免责声明:国际科技时报是中国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媒体,以全球视角,第一时间呈现最新科技资讯。所著的内容转载自互联网,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国际科技时报的作者:何鸿宝将予以删除。